当前位置:首页 > 理论研究
加强和改进代表工作的实践与探索
来源:本站  时间:2021-10-11 15:40:23
【字体: 打印页面

代表工作是人大工作的基础和依托,深化代表工作,更好地把代表的积极性调动好,把代表的优势发挥好,把代表的主体作用体现好,是新形势下人大工作的重要课题。近年来,随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不断完善,代表在参与经济社会建设的作用日益凸显,梅江区在开展代表工作中,也发现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代表与选民的沟通联系较少,代表对基层工作的了解不多;受思想、制度、社会环境等方面影响,代表作用未能充分发挥;代表之间缺乏必要的沟通交流,互动性和联动性较差;代表开展活动各自为政,整体优势难以发挥出来;现行的代表中心联络站和代表联络站活动存在局限性,群众对进站表达诉求认可度不高,代表接待时有“门庭冷落”的情况发生,等等。

经分析研究,代表整体作用发挥欠佳的重要原因是代表活动缺乏有效载体。为加强代表与选民之间的沟通,最大化激发代表在闭会期间的履职热情,发挥代表专业优势,提高代表履职实效,梅江区结合实际,在人大代表中创新开展“串百家门,问百家事,解百家忧”主题活动(以下简称“三百”活动)和专业代表小组活动,取得了明显成效,为推动梅江苏区振兴发展发挥代表力量和作用。

一、“三百”活动激活代表履职正能量

在区委的倡导下,梅江区人大常委会决定从2018年9年开始,用三年时间在区、镇人大代表中开展“串百家门,问百家事,解百家忧”主题活动:

串百家门,按选区分成若干代表小组,按照就地就近原则,联系原选区选民和人民群众,以及选区外梅江区辖区内各界人士、广大群众,通过走村入户上门拜访群众、面对面接触群众、听取群众反映和参加调研、视察、列席会议、工作评议、执法检查、代表活动小组、代表联络站、代表接待日、召开选民座谈会、接待选民等活动,以及公开代表联系地址、电话、电子邮件,搭建代表微信群、QQ群等方式,实现群众和代表全方位、全天候联系。

问百家事,从有利于促进“诗画梅江、文明客都”建设的大局出发,了解掌握区委重要决策部署的贯彻落实情况、存在困难和问题以及意见建议,为区委、区政府科学决策提供有价值可操作的参考依据;从“油盐柴米酱醋茶”着眼,选择群众普遍关心的政治、经济、社会、法治、科技、文化、教育、卫生、环保等方面的问题,重点围绕基础设施建设、乡村振兴、环境整治、就学就医、社会保障、扶贫济困等热点难点问题,耐心了解群众的困难、意见和诉求。

解百家忧,对群众提出的意见建议、情况反映和诉求进行梳理、分析和归类,进行分类处理,分别交由各镇(街道)、区有关职能部门或交由本区的市级人大代表形成议案、建议意见提交市人民代表大会进行解决。

在具体做法上,按照区委向代表提出的坚持“三个敢于”(敢于亮身份、敢于发声音、敢于做示范)、做好“三件事”(无事要找事、有事能办事、办事要成事)要求,丰富内容形式,确保活动实效。

(一)立足密切联系群众,灵活活动形式。开展接访和走访、下访相结合,使代表听得见群众的声音,群众看得见代表的身影,打破了代表密切联系群众的“玻璃墙”。一方面,“迎进来”开展常态化接访。依托全区7个代表中心联络站、4个在村的镇代表联络站和12个代表小组联络站的“三站”阵地,接访“坐诊”。将每月25日定为联络站开放日(如遇节假日顺延),每次负责接待的代表不少于2人,建立代表信息公示制、代表接待选民与群众活动办法、接访工作规则等各项制度,并按照公布、接待、梳理、交办、督查、回复、反馈、归档八个流程做好每一宗来访工作。另一方面,“走出去”开展经常性活动。以“联组”或“单独”的形式,建立入户走访制度,定期组织辖区人大代表进百姓家门、村门、厂门、校门、医院门等“百家门”,访群众、访基层、访项目;组织代表开展调研视察、执法检查等形式多样的活动,深入到建设项目多、矛盾比较集中、问题比较复杂、历史遗留问题较多的地方,听取一线“声音”。

(二)立足服务大局中心,丰富活动内容。围绕全区的大局和中心工作,找准人大工作与区委区政府工作的切入点、结合点,围绕“4+x”主题进行串门问事,其中:“4”是区人大常委会的规定主题,即是围绕“促进经济健康发展”“保障民生持续改善”“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推动民主法制建设”四方面主题开展“三百”活动;“x”是自选题目,区镇人大结合各自实际选题,各展所长、各取所需丰富活动内容,实现代表主题活动“百花齐放”。如,区人大常委会以卫生强区建设、水污染防治、公立小学建设、营商环境优化等为选题;西阳镇以创卫、创文及美丽乡村建设为选题;江南街道以加强城市街道和社区服务管理为选题;西郊街道以环境卫生整治、基础设施建设为选题;长沙镇组织代表开展“环境整治志愿活动”专题活动、助力“创卫”之集中大整治行动、开展“种植梅花,扮美长沙”主题活动,到困难残疾人家庭、长沙镇康园中心开展慰问活动等,以实际行动支持区委区政府工作。

(三)立足常态长效发展,提高活动质量。把“解民忧”作为开展串门问事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建立机制、强化措施,确保活动取得实效。一是建立定期例会制度,收集意见交办“问题表”。每月定期将在串门问事收集到的意见建议和发现的问题,进行登记和分类,提交例会集体讨论,形成“问题清单”;对能够办理的问题,通过信访转交、镇属即办、区属上传、区外市接等四种途径或形成建议议案提交人民代表大会进行解决。二是建立信息反馈制度,督促办结交出“成绩单”。对各类问题建议,按照工作对口的原则,督促“一府一委两院”将任务分解到相关职能部门限期办结,召开专门的工作会议进行督办,并及时向代表通报执行结果。加强与承办单位的沟通联系,做到信息互通、进度共知,并利用人大职能优势协调解决困难,提高意见建议办理的落实率,做到件件有落实。三是建立疑难问题破解机制,跟踪问效解决“老大难”。对收集到的关系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大事、民生实事等社会关注度较高的问题,实行区常委会领导包抓督办、委室归口督办,并由区人大相关委室会同区委区政府督查室,就建议议案或问题清单上的问题办理情况,进行跟踪问效,对办理情况不满意的,要求有关部门限期整改或重新办理,确保工作实效。

二、专业代表小组提高代表履职专业性

为充分发挥人大代表在闭会期间的作用,让代表以专业精神,发挥专业的技能,做成专业的事业,梅江区人大常委会结合自身实际,探索建立了12个专业代表小组,着力让专业代表履职更专业。

(一)因业制宜搭建组织架构。2018年9月,梅江区全面启动专业代表小组建设,根据代表职业所属行业、专业等分类,设立医药、教育、贸易、金融、建筑、制造、服务、农村、居委等12个代表活动小组,每个小组由5-13名区人大代表组成,设组长1名、联络员1名。区人大常委会领导为各代表小组的联系领导,各工作委员会结合到各代表小组,负责代表小组的日常联系工作,各镇、街人大协助相应工作。以医药代表小组为例,医药代表小组共集结了梅江区深梅眼科医院、广东省万丰药业有限公司、广东恒祥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梅州市第二中医医院、梅江区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梅江区三角镇龙上村合作医疗站6个医药单位的6位人大代表,由科教文卫侨工委负责联系。

(二)线上线下打造活动阵地。建立线下联络站(活动室)、线上微信群两个阵地,使之成为代表学习培训、履职交流、接待群众的场所和服务代表的家园。一方面,建立代表小组活动室,确保有办公设施、有学习笔记、有学习资料、有计划、有制度、有档案、有专人管理 “七个有”。为保障代表活动的顺利开展,区财政对每个代表小组除专门支持启动资金外,每年下拨2万元以上活动经费,并纳入财政预算。2019年8月,将12个专业代表小组活动室统一改为“专业代表小组联络站”,与代表中心联络站一同管理。另一方面,建立微信工作群,针对小组成员工作单位分散的实际,开辟线上阵地,在群上进行通知发布、政策学习、意见反馈等工作交流,代表们随时以图文方式反映民意、提出建议,丰富代表之间的互联互动功能。

(三)规范管理加强制度设计。为确保小组活动规范化运行,区人大常委会制定了《人大代表活动小组工作手册》,明确专业代表小组的组建方案、活动原则、工作规范、代表职责等,作为代表活动小组开展活动的指南和工具书。同时,加强制度设计,建立人大代表小组活动制度、学习制度、联系群众制度、代表履职记录制度等“四项制度”,要求代表小组每季度至少集中活动1次,全年不少于4次;每个代表在广泛联系群众的基础上,确定5-10名不同层次的群众;每年组织代表履职交流不少于1次,参加履职交流的代表达到75%以上;设立一月一次“学习日”、两月一次“联系日”、一季度一次“议政日”,促进代表与群众、代表与代表、代表与小组之间的交流。

(四)丰富主题做好活动安排。规范代表小组的工作和活动,做到内容丰富、形式灵活。一是明确“六项内容”。结合各小组的行业专业特点,围绕六方面内容开展活动:组织开展经验交流和学习培训;深入群众广泛听取意见和建议;开展视察、调研和召开座谈会等活动;提出职权范围内议案或建议;围绕中心和重点,开展和参与各项活动;认真协助做好本级人大及其常委会组织的其他活动。二是做到“四个切入”。具体包括:从全区的大局和中心工作切入,切实推动“一府两院”工作;从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切入,为群众解决实际问题;从代表的职业和专业切入,发挥代表的专业对口优势,让代表在活动中获得成就感,激发代表履职热情;从区人大常委会年度分月工作安排中切入,与常委会分月工作安排相衔接,服务于常委会的工作。三是做好“两项安排”。代表小组于每年年初制定年度活动计划和具体安排,明确全年活动内容、方式,报区人大常委会备案;每次开展活动前制定具体的实施方案,以保证小组活动的有序开展,做到精心谋划,确保活动质量。

三、“两项活动”的成效

“三百”活动和专业代表小组活动开展以来,代表的履职积极性、主动性被极大地激发出来,代表履职活动质量和效果大为提升,形成了“三赢”的良好局面。

(一)推动发展上水平。区人大常委会通过收集整理各级人大提交的群众意见建议和诉求,向区委区政府提交了涉及特色经济发展、美丽乡村建设、基础设施建设、环境整治、旧城改造、教育与医疗卫生等方面建设性、操作性强的工作建议和报告,为区委区政府提供了第一手资料和决策依据。区委区政府对代表建议“照单全收”、落实整改,在人大的有力监督下,有力补齐了教育、卫生、环保、交通等工作“短板”,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中展示了人大担当,凸显了人大作为。如2019年8月,区人大常委会组织开展优化营商环境专题审议活动,经现场视察并座谈听取企业家代表和职能部门负责人的意见建议和诉求,收集整理了关于放管服改革、工业园区管理服务、企业融资和用工等共4类、18条问题,经区人大常委会主任会议研究确定“成立区优化营商环境领导小组”“对受中美贸易战冲击大的制造业的出台扶持政策”“对安全和环保等各类检查进行瘦身”等建议54条,并形成不讲成绩、直陈问题的《关于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报告》提交区委常委(扩大)会议研究讨论,相关区分管领导和职能部门对问题和建议“各抱各娃”一一认领,相关问题得到顺利解决。

(二)保障群众得实惠。活动以问题为导向,将解决突出问题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通过代表积极建议、主动协调、有力监督,用水难、停车难、就医难、老城区网线“蜘蛛网”、古民居活化利用、池塘改造提升等民生突出问题得到有效解决,极大提升了群众对代表工作的满意度。如连接市人民医院与环市路的新峰路长期以来是交通拥堵的“重灾区”,群众无奈称“120”急救车在途中是“有救有救有救”,一进入新丰路便“冇救冇救冇救”!为此,西郊街道人大代表积极呼吁打通生命通道,并发动各方力量主动配合开展项目用地征拆工作,提前40天完成96座房屋征收,为打通“救命通道”提供了有力的用地保障。又如三角镇代表在开展串门活动中,了解到群众反映三角市场、华建市场脏乱差、占道乱摆卖现象严重,原本可供两车并行的道路只剩下一车道,会车时拥挤不堪,不少市民在机动车道上选购而不顾过往车辆问题,代表积极向镇党委政府反映问题、提出建议,并配合党委政府对市场升级改造,成立联合执法队纠正占道经营、乱摆买行为,同时加强市场垃圾清运,目前市场整体环境已大大改善。

(三)实现代表受教育。活动的开展,对代表自身的影响立竿见影。一是激发了履职初心。虽然大部分代表来自基层一线,但普遍只关注自己从事领域的“一亩三分地”。“三百”活动和专业代表小组活动为代表履职提供了平台,代表们通过听民声、访民情、解民忧,促进了履职触角向基层延伸,打通了代表联系和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代表的履职意识明显增强,对参加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明显增强,活动频度越来越高。很多代表表示,通过参加小组活动,不仅增强了荣誉感,更增强了责任感和使命感。二是密切了群众联系。活动的开展,代表们走出“庙堂”,亮出代表身份,在开展接待和走访下访活动中,以“小板凳”式的交流与群众面对面接触,拉近了距离、打开了心门、转变了作风,增进了代表之间的工作交流、专业交流和感情交流。三是提升了履职能力。专业代表中心联络站为代表学习交流提供了固定场所,代表们积极开展学理论、学法规、学政策活动,并在同行切磋、专业交流中,共商解决问题的办法,无论是工作还是专业上都达到了相融互促,提高了政治理论水平和业务能力。

实践证明,“三百”活动和专业代表小组活动是代表履职的有效载体,值得长期坚持并不断发展。目前,梅江区人大常委会着手将“两项活动”向纵深推进,结合区委“33110”工作法(第一个“3”,是每个村(社区)为群众办理3件实事;第二个“3”,是每个村(社区)的干部为群众办理3件实事;“1”是每个村(居)民小组为群众办理1件“微实事”;最后一个“10”,则是镇党委集中力量,办理群众反映强烈的10件实事),推动更多民生实事解决落实,将“两项活动”打造成梅江人大品牌。

(梅江区人大常委会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