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大埔县人大常委会在大埔县委的坚强领导和大力支持下,紧紧围绕省、市人大常委会“推进县乡人大工作年”工作部署,认真贯彻落实《关于加强新时代全省人大代表联络站工作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等文件精神,把加强人大代表中心联络站规范化建设作为深化“推进县乡人大工作年”的重要抓手,求真务实,开拓创新,在实现《指导意见》“六有”要求基础上,创新“6+N”(六个统一和若干创新)思路举措,坚持高起点谋划、高标准建设、高规格管理,全县14个镇人大代表中心联络站规范化建设全面建成见效,取得了阶段性建设成果。
一、强化顶层设计,“一张蓝图”绘到底
大埔县人大常委会高度重视人大代表中心联络站规范化建设工作,多次召开相关会议进行专题研究部署,吃透上情、摸准下情,精准施策、立体推进。一是加强组织领导。成立由县人大常委会主任为组长、副主任为副组长、相关室委主任为成员的人大代表中心联络站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加强组织领导,注重顶层规划设计,及时研究解决建设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二是加强调查研究。围绕“如何发挥镇级人大职能作用,打造工作亮点”课题,由县人大常委会领导分组带队深入到各镇村调研,广泛听取镇党委政府、镇人大主席团、部分县镇人大代表和选民群众的意见建议,摸清镇人大工作和建设的薄弱环节,找准人大代表中心联络站建设工作的切入点、结合点。三是加强方案设计。针对调研中发现人大代表中心联络站建设问题,周密制订印发了《关于规范镇人大代表中心联络站设置的工作方案》,在省《指导意见》“六有”的基础上,创新实施“6+N”思路举措,对人大代表中心联络站的机构设置、场地规划、制度建设、人大特色、办公设备、档案管理等六个方面进行统一规范,打造具有大埔特色的人大代表中心联络站。同时要求各镇创新思路举措,结合实际打造本镇人大工作特色和亮点。
二、严格规范建设,“一把尺子”量到底
经大埔县人大常委会调查研究,确定以光德、枫朗镇为人大代表中心联络站规范化建设试点镇,严格按照“6+N”建设要求,规范建设,刻好样版,示范带动。一是刻好样板。为确保光德、枫朗镇人大代表中心联络站建设规范不走样,大埔县人大常委会选联工委全程参与指导督导。在机构设置上,统一设置人大代表中心联络站、人大正副主席办公室和人大办公室;在场地规划上,统一在办公大楼一楼位置“三位一体”连接布局,以更加接地气和方便接待选民群众;在制度建设上,统一对镇人大工作一系列制度进行综合汇编,并将日常工作制度在相应的站室印制上墙;在人大特色上,统一规划设计人大元素,悬挂国徽和“人大代表之家”牌子,设置人大代表公示栏和年度代表活动安排表等;在办公设备上,统一配置电脑、传真打印复印机、照相机、文件柜、文件盒等基本办公设备;在档案管理上,统一目录名称和整理要求,进行精细化管理,做到材料齐全、图文并茂、帐实相符;在N个创新上,创设人大代表风采墙,充分展示了人大代表履职为民的风采。二是全面铺开。在高标准、规范化打造枫朗、光德镇两个试点的基础上,大埔县人大常委会组织召开了现场推进会议,全面部署推进人大代表中心联络站规范化建设。各镇人大积极主动,严格对标对表,学先进赶先进,目前,全县14个镇均按时间节点和“6+N”标准要求全面完成了人大代表中心联络站规范化建设。三是创新推进。茶阳镇把联系选民群众的触角延伸到更基层,全县率先在街道社区设立了“代表小组活动室”,实行代表履职登记制度,代表联系选民群众更接地气。枫朗、光德、桃源镇设立人大代表实业基地宣传牌,扩大企业影响力,帮助群众就业,助力脱贫奔康。高陂、大麻镇打造“人大文化主题广场”,宣传人大知识,群众反响良好。
三、注重发挥作用,“一套制度”管到底
大埔县人大常委会对“用好”人大代表中心联络站制订印发了系列具体的指导意见,确保充分发挥平台作用。一是规范组织管理。镇人大代表中心联络站设站长、副站长、联络员各1人,分别由镇人大主席、副主席、人大办主任担任,管理制度上墙,明确落实责任,佩戴胸牌上班,确保日常工作有人抓、有人管。二是规范工作机制。统一制订人大代表中心联络站工作办法、接待选民群众制度等规章制度,建立县(镇)人大代表名册、代表接待选民群众材料、代表视察调研材料等台帐,不断建立健全人大代表中心联络站管理工作机制。三是规范活动内容。各镇人大代表中心联络站每月至少开展1次代表活动,每月的25日(节假日顺延)为接待选民群众开放日,并围绕党委政府中心工作适时组织代表进行视察调研,认真收集办理选民群众的意见建议。四是规范意见办理。对人大代表中心联络站收集到的意见建议,镇有关部门能够即时答复的当场进行答复;对需要转办处理的,由联络站统一登记整理后及时转办,并及时将办理结果进行反馈。在2019年“更好发挥人大代表作用”主题活动期间,全县共有180名县人大代表、750多名镇人大代表参加活动,合计收集群众意见建议65件,其中转办65件、已解决52件、正在解决6件,有力推动了一批群众热点、难点、堵点、痛点问题的解决。
四、不断探索创新,“一以贯之”抓到底
大埔县人大常委会在认真总结人大代表中心联络站规范化建设经验的基础上,制订实施《大埔县人大常委会关于创立村级片区人大代表联络站的工作方案》,整合相邻若干个行政村,在人口数和代表数相对集中的村(居)创立村级片区人大代表联络站,一以贯之推动人大代表联系服务选民群众向基层延伸。村级片区人大代表联络站严格按照方案“五个规范”(规范站点设置、规范组织管理、规范活动内容、规范工作制度、规范意见处理)的要求进行规范化建设,把人大代表工作平台设到选民群众的家门口,有效解决了联系服务选民群众“最后一公里”问题。目前,共有9个镇的9个村级片区人大代表联络站已经建成并投入使用,其他镇的村级片区人大代表联络站正在规划建设中。
大埔县镇人大代表中心联络站和片区人大代表联络站的建成使用,已成为人大代表学习贯彻习近平关于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重要思想的重要讲坛,成为县镇人大密切联系人大代表、闭会期间组织代表开展活动的重要阵地,成为展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优越性的重要平台。(大埔县人大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