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席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的全国人大代表、广东嘉城建设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张晓积极履行代表职责,踊跃反映社情民意,向大会提交多份建议,以高质量履职践行人大代表使命担当。
随着中国社会老龄化进程的加速,养老问题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重要议题。随着嘉城集团对医养结合领域的涉足,张晓对医养结合领域也有了更深入的了解。“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速,失能半失能老年人口数量不断增加,长期护理需求日益凸显。”张晓说,我国已开展长期护理险试点工作,从试点来看,虽然长期护理险在解决老年人护理问题上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也面临覆盖范围有限、资金筹集渠道单一等挑战。因此,他建议多部门协同,通过完善资金筹集与保障机制、加快制度扩面与统筹协调等方法,尽快将长期护理保险制度推广至全国,实现城乡居民全覆盖。
“医养结合是养老新模式,居家养老仍是目前很多老年人的意愿。但许多老年人居住环境存在诸多不便,难以满足其养老需求,目前开展的居家适老化改造因补贴申请流程繁琐等问题而推进困难。”对此,张晓建议,政府加大对适老化改造财政支持力度,简化补贴申请流程、设置差异化补贴标准等协同推动居家适老化改造补贴。随着科技发展,他也将眼光投入智慧养老,他建议加强政策引导,加大财政投入与扶持力度,对智慧养老服务平台建设、技术研发、设备购置、人才培养等给予资金支持,引导社会资本参与智慧养老服务项目建设,打造智慧养老新场景,完善智慧养老服务体系。
作为一名来自梅州的代表,张晓在会议期间积极为梅州发声,聚焦助力梅州苏区高质量发展提交了数个建议。“近年,借力‘苏区融湾’等机遇,数千万只兴宁鸽‘飞’出梅州。我认为可以借鉴江苏阳澄湖大闸蟹、广西柳州螺蛳粉的经验做法,支持地方国企助力苏区梅州兴宁打造‘中国鸽业之都’,使其成为全国肉鸽产业的重要基地和示范窗口,为全国发展乡村特色产业提供示范样本。”此次他聚焦支持地方国企助力梅州兴宁打造“中国鸽业之都”提交建议,建议国家部委将兴宁纳入中央国家机关及有关单位对口支援范围,推动兴宁鸽生产、加工、科技、品牌、文化等建设,助力将兴宁打造成为“中国鸽业之都”;加大力度扶持地方国企,加大中央资金对苏区梅州的投入,以“补改投”的方式,由地方国企承接“补改投”的中央资金,投入到苏区梅州兴宁鸽产业,助力兴宁鸽产业加快发展。
与此同时,他还建议加大政策支持梅州创建农村产权流转交易规范化试点。“2023年11月,梅州成功获批成为全国农村产权流转交易规范化整市试点,为进一步发挥梅州市作为全国农村产权流转交易规范化试点的示范引领作用,建议国家层面进一步加大政策支持,以促进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市场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此外 ,他还建议支持梅州高新区升级国家高新区、加快推动粤闽水运大通道建设等。
在民生领域,他也在因城施策,放宽三、四线城市保障性租赁住房面积限制;减轻经济欠发达地区城乡居民医保个人参保缴费;规范大病患者病床周转率政策等方面积极建言。
梅州日报记者:郑炜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