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梅县区丙村镇芦陵村党支部书记叶继联积极履行代表职责,向大会提交关于支持将韩江三河坝至潮州港航道扩能升级工程列入交通运输部《水运“十五五”发展规划》的建议。
据了解,韩江水系是广东省内仅次于珠江水系的第二大河流,连接潮汕平原与粤东北山区,历史上曾是沟通闽西、赣南和粤东北地区的主要通道,曾经百舸争流、舟楫满江,为梅州、潮州、汕头和龙岩等地经济社会的发展发挥过重要的作用,也是梅州市唯一的水上出海通道,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发源地之一。
“受限于现有航道条件,韩江水运能力尚未充分发挥,难以支撑当前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需要。”叶继联介绍道,但韩江流域有大量的大宗货物迫切需要采用水上运输,《韩江三河坝至潮州港航道扩能升级工程工可报告》预测到2035年韩江航道货运量可达2100万吨,因此,打通韩江出海通道非常必要。
韩江航道扩能升级项目起点位于大埔县三河坝,经梅州丰顺县、潮州潮安区、潮州市区、汕头澄海区、潮州饶平县至潮州港,全长约172km,建设内容主要包括筑南、疏浚、船闸、桥梁防撞处理、重建大桥、重建桥闸、重建反虹涵工程等,项目总投资估算约112.5亿元。目前,项目工可研究已基本完成,正根据省政府及地方政府的意见对工可研究方案进行深化研究。
叶继联表示,建设韩江三河坝至潮州港航道扩能升级工程有利于推动粤东和闽西地区产业升级和承接珠三角产业转移,优化流域经济布局和产业结构,促进电力、钢铁、汽车、陶瓷等沿江沿河产业带的发展。发展运能大、占地少、能耗低、污染小的内河航运,对于优化调整运输结构、降低社会物流成本、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等具有重要意义。
为推动项目尽早开工建设,叶继联建议交通运输部将“韩江航道扩能升级工程”项目列入《水运“十五五”发展规划》并给予交通运输领域重点项目资金补助,让这一重大交通工程早日落地、尽快发挥效益。
(吴丽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