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汽车保有量的快速增长,交通堵塞问题也日益凸显。梅水路作为连接梅江区多个重点民生区域的城市次干道,市人大代表黄锦宇认为当前道路通行能力已无法满足日常上下班通行需求,亟需通过系统性改造提升城市交通治理水平。
“梅水路连接了东山大桥、广州大桥、归读公园等重要区域,承担着江南新村、黄金花园等12个大型社区及林风眠小学、元城小学等6所教育机构的重要通行功能。但机动车道路面宽度仅为13米,不满足双向4车道通行及城市次干道的要求,存在严重的交通拥堵。”黄锦宇认为,梅水路存在慢行系统缺失,非机动车道与人行道的混行区域长达2.3公里,学生通行安全隐患突出,尤其在上下班高峰期,汽车追尾事故频发,亟需改善慢行系统设计。
他认为,梅水路资源管理与应急响应效率有待提升。目前仍存在警务固守固定岗点的现象,未能有效实施流动巡查,在家长接送学生车辆乱停乱放引发追尾剐蹭事故或造成道路拥堵后,才被动前往处置,响应滞后现象仍时有发生。
就如何拓宽改造梅水路,缓解梅水路的交通拥堵问题,为市民通勤提供更加顺畅、安全的出行环境,黄锦宇提出了改造道路空间、建设专用非机动车道和构建智慧交通管理体系的建议。
建议梅水路单侧拓宽路面为20米,满足双向4车道及非机动车道通行要求,利用现有归读公园绿道可作人行道,从而提升道路的通行效率。建设专用非机动车道,可确保非机动车与机动车的安全分离,并在主要路段设置充足的非机动停车位,鼓励市民骑行与步行。此外,建设基于大数据分析的交通流量监测与调节系统,实时调整信号灯配时,减少拥堵时段的交通压力。在学校周边设置智能违停抓拍系统,开辟限时停车带,保障学生上下学期间的交通安全。加强高峰时段警务响应机制,提升勤务效能。
(陈坚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