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梅州市人民代表大会 粤ICP备11003765号 粤公网安备 44140202000179号
梅州人大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9月27日上午,市八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三次会议召开联组会议,就市政府关于实施“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推进乡村振兴示范带建设工作情况开展专题询问。7名市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就乡村产业发展、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美丽圩镇建设、资金土地要素保障等方面提出询问,市政府7个部门负责同志到会应询。
专题询问是人大监督的法定形式。这是市八届人大常委会首场、也是今年唯一一场专题询问,重点关注“百千万工程”推进情况,督促市政府及其有关部门查找不足、完善对策、改进工作,以更大力度、更实举措推动“头号工程”加力提速。
精心谋划“重头戏”
2024年,是“百千万工程”加力提速推进、实现全面突破的关键一年。市人大常委会坚持把“百千万工程”作为主战场,精心谋划工作,扎实履职尽责。
在年初召开的市八届人大四次会议上,“聚焦‘百千万工程’,凝心聚力干好人大主责主业。探索开展推进‘百千万工程’情况专题询问”等内容,就写入了市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充分展现“党委工作重心在哪里,人大监督工作就跟进到哪里,作用就发挥到哪里”的履职担当。
今年3月,市八届人大常委会第41次主任会议,审议通过2024年监督工作计划,“听取和审议市政府关于实施‘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推进乡村振兴示范带建设工作情况的报告,并开展专题询问”列入其中,作为市人大常委会助力“百千万工程”的“重头戏”。
为保障和规范依法开展询问工作,增强人大监督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市人大常委会对标对表上级人大要求,学习借鉴外地先进经验,认真研究制定专题询问办法。在市八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二次会议上,审议并通过了《梅州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专题询问规定》。
做足准备“深调研”
为了做好专题询问,市人大常委会做了大量前期准备工作。从方案制定到专题调研,从报告起草到问题设计,每一项工作都抓紧抓实。
今年8月下旬至9月初,市人大常委会领导集体行动,分别率队到梅江区、梅县区、兴宁市、平远县、蕉岭县、大埔县、丰顺县等7个县(市、区),通过实地察看、听取汇报、座谈交流等形式开展调研,每到一地都安排人大代表、基层群众参加活动,广泛听取意见建议,深入了解我市实施“百千万工程”推进乡村振兴示范带建设的情况。
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为了摸清乡村振兴示范带建设中产业发展情况,市人大常委会调研组还深入乐得鲜(梅江)蔬菜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梅江区京东智慧渔业产业园、梅县区华发现代设施农业示范基地等农业企业进行调研,带着如何发挥龙头企业联农带农作用、加快乡村产业发展等问题,与企业负责人进行深入交流,探寻发展“良方”。
经过深度调研、集思广益,市人大常委会调研组听取了民意、掌握了实情,找出了问题、提出了建议,形成了专题调研报告,为开展询问打下了基础。
根据调研中发现的重点难点热点问题,市人大常委会多次召开协调会,精心研究询问“考题”,确保专题询问问得真、问得准、问得实。经过集体研究、听取代表意见、与职能部门沟通等方式,最终确定了涉及镇村产业发展、美丽圩镇建设、“四好农村路”提档升级、乡村旅游配套设施建设等10个方面的问题,等待政府有关部门应询作答。
真问实答“求实效”
9月27日上午,在市八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三次会议召开的联组会议上,一场经过精心筹备、聚焦“头号工程”的专题询问会正式拉开帷幕。
“在乡村振兴示范带建设中,如何做好乡村产业发展?”“将采取哪些有力措施推进美丽圩镇取得更大成效?”“如何抓住梅龙高铁开通的重大机遇,做好特色乡村旅游文章?”“如何做好乡村振兴示范带建设中的资金、土地要素保障”……
会上,7名市人大常委会委员紧扣实施“百千万工程”推进乡村振兴示范带建设中的关键问题接连发问,直奔主题、重点突出、切中要害、精准到位,问出了对实施“百千万工程”的高度关切、群众期盼。参会应询的市政府有关部门负责同志的回答态度诚恳、直截了当、实事求是、不遮不掩,答出了奋力推进“百千万工程”的责任担当、落实决心。
人大开展专题询问,“形式”在于问答,“实质”在于依法监督,支持政府解决问题、改进工作、共推发展。纵观整场专题询问会,人大问出了思路、办法和举措,政府展现了态度、决心和承诺,增强了人大监督、推进工作的实效,在一问一答间,展现人大与政府良性互动、双向奔赴。
专题询问始于“问”,不止于“答”。在询问结束后,市政府分管副市长代表市政府作表态发言,表示将以此次人大专题询问为契机,扎实做好专题询问“后半篇文章”,做到有询问、有答复、有结果,切实把询问成果转化为发展成效,努力打造更多特色鲜明、辐射带动能力强的乡村振兴示范带,推进“百千万工程”取得更大实效。
“希望通过专题询问这一监督手段,推动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更加重视乡村振兴示范带建设,切实以‘头号力度’推进‘头号工程’,把更多资源要素、工作精力投入到‘百千万工程’中来。”市人大常委会相关负责人表示,接下来,将对专题询问涉及的问题进行跟踪监督,切实把专题询问的成果转化为实实在在的工作成效,助推“百千万工程”加力提速、实现新突破。
(研宣 江婵)
附:实施“百千万工程”推进乡村振兴示范带建设专题询问问题及应询
▲问题一:
提问:乡村要振兴,产业是关键。请问市农业农村局,在建设乡村振兴示范带过程中,如何抓好乡村产业发展,特别是推动典型镇村产业有效融合,取得了哪些成效?下一步将如何做大做强镇村产业?
梅州市农业农村局局长罗伟纯回答:我局紧盯乡村产业发展有关工作要求,努力做好16条重点建设乡村振兴示范带“土特产”文章,为带内27个镇、203个行政村“农业增效益、农民增收入、农村增活力”提供有力支撑。一是经营主体不断壮大。加快构建现代农业经营体系,积极扶持龙头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强化农业“四上”企业和“产业村长”培育,有效促进示范带内小农户与现代农业有机衔接。示范带内共发展县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133家,培育农业“四上”企业48家,聘请“产业村长”53人。二是延链补链不断深化。以工业化思维发展农业,充分把握和对接带内12个现代农业产业园,围绕我市柚果、茶叶、稻米、蔬菜、客家预制菜等大宗特色农产品,以及畜禽、水产、南药等优质梅州食材,在农产品精深加工上下功夫,推动带内乡村产业全链条升级,示范带内现有规模农产品加工企业24家,产值约3.56亿元。三是品牌效应不断凸显。深入推进“12221”市场体系建设,强化带内特色农产品营销和市场推广,加强与抖音、淘宝、京东等平台对接,大力发展农村电商,聚力打造“梅字号”品牌,带内现有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27个,“粤字号”农业品牌目录产品93个。四是产业效益不断提升。坚持产出思维,把提升产值作为示范带建设产业兴旺的核心目标,积极探索以“产业发展”带动“产值提升”和“农民增收入”相叠加的新路径,高质量打造“带内有乡村产业社区、社区内有规上企业、村内有产业村长”的乡村振兴示范带建设梅州模式。2023年,示范带内镇产值约70.79亿元,村集体经济年收入超15万元的村有176个,辐射带动农户38.89万人。
下一步,将以“百千万工程”典型村建设为契机,围绕特色农业高质量发展目标,重点在完善经营体系、推进项目建设、深化三产融合、拓宽市场渠道4个方面综合发力,把乡村产业做强做大,辐射带动示范带内和周边地区富民兴村产业发展,推动乡村全面振兴。
▲问题二:
提问:对于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这项工作,社会公众一直比较关注。请问市生态环境局,目前全市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完成率是多少?下一步将采取哪些措施,推动示范带内生活污水基本得到有效治理?
梅州市生态环境局副局长李云清回答:近年来,生态环境部门扎实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结合实际立足长远积极探索打造集中统筹、因地制宜和集约简约的山区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大埔模式”。目前全市11249个自然村中,7492个自然村已完成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治理率约66.6%;乡村振兴示范带建设中涉及的1259个自然村,生活污水已得到治理的自然村940个,治理率74.66%。
围绕基本全覆盖目标和结合目前主要存在治理基础薄弱、财力不足等难点,下来我局将按照省、市工作部署,以示范带建设、国省考断面所在流域为重点,加快提高全市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健全完善长效管护机制。重点抓好三方面工作:一是抓统筹,大力实施整县推进。按“一村一策”深入实施县级全覆盖攻坚行动方案,加强与改厕、城镇发展、乡村建设、国土空间规划等有机衔接,优先推进资源化利用和厌氧式、无动力处理模式应用。二是抓保障,争取多元资金保障。指导加强资金项目谋划、申报与绩效管理,鼓励国企、民企、社会资本积极参与治理,优先保障和推进示范带内自然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三是抓督导,切实加强监督帮扶。发挥省、市技术专家力量,结合梅州实际开展帮扶指导;坚持日常监督与年终考核“双管齐下”,积极提升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水平。
▲问题三:
提问:推进乡村振兴示范带建设,资金保障至关重要。请问市财政局,在我市财政相对比较困难的情况下,如何做好示范带建设、管护和运营资金保障?
梅州市财政局局长张军回答:市财政局高度重视乡村振兴示范带建设,将其摆在实施“百千万工程”的突出位置来加以保障,在自身财力相对比较困难的情况,积极在“向上争取、多元统筹、强化监管”上聚焦发力,大力支持乡村振兴示范带建设。截至目前,全市已累计投入财政资金13.79亿元,有效保障我市16条乡村振兴示范带的建设实施。
下一步,市财政部门将继续健全完善乡村振兴示范带建设财政投入保障机制,统筹管好用好各类财政政策和资金,加强工作指导,督促各县(市、区)围绕重点任务,落实支出保障责任,全市“一盘棋”协同发力,加强投入保障,持续推动乡村振兴示范带建设,助推“百千万工程”高质量发展。
▲问题四:
提问:请问市交通运输局,乡村振兴示范带内的“四好农村路”建设情况如何,下来如何示范带动全市“四好农村路”提档升级?
梅州市交通运输局局长罗丽平回答:近年来,市交通部门紧紧围绕12条乡村振兴示范带建设,突出点线面结合,把有限的资金、项目优先用在刀刃上,突出抓好乡村振兴示范带内“四好农村路”顶层设计、提档升级、典型引路、路产融合工作,持续掀起“四好农村路”建设热潮。至目前,全市农村公路总里程超1.7万公里,排名全省第三,全部行政村实现村村通硬化路、村村通班车目标,每万人拥有公交车数量、公交出行占机动化出行比例均居粤东西北地市前列,我市获评全国“四好农村路”建设市域突出单位,成功创建3个“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和1个城乡交通运输一体化全国示范县。
下一步,将以示范带引领全市“四好农村路”高质量发展。一是持续推进农村公路提质升级,今年底新增116个行政村通双车道,行政村通双车道比例达到72%以上。二是持续优化综合运输服务体系,大力推进农村客货邮融合发展,完善县镇村三级物流网络体系,巩固农村客运通达水平。三是持续改善城乡路域通行环境,实施一批农村公路防灾减灾能力提升工程,持续推进“百千万工程”典型镇村沿线公路绿化品质提升。四是持续聚焦“百千万工程”和乡村振兴,加密城乡路网联结和农村物流节点体系,改善城乡主要经济节点对外联通条件,推动“四好农村路”高质量发展。
▲问题五:
提问:梅龙高铁开通后,梅州迎来一波旅游热潮,其中乡村旅游也是一大热点。请问市文化广电旅游局,在乡村振兴示范带建设过程中,旅游特色镇村建设、农文旅融合工作做得怎样?在建设游客服务中心、旅游厕所、民宿等乡村旅游配套设施有哪些具体打算?
梅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局长赵旭回答:我局在推进乡村振兴示范带建设中,以“百千万工程”为总抓手,大力推动典型镇村建设,优化提升文旅基础设施,通过资源整合、政策支持,全力以赴促进农文旅融合发展,助推乡村振兴示范带建设。一是着力打造一批典型示范镇村。将示范带内的松口镇、三河镇等6个镇列为文化旅游特色镇,积极争取各级资金支持,指导对标对表扎实推进旅游景区、文化保护、业态融合等工作。二是着力发展农文旅融合示范项目。蕉岭县被列入整县推进农文旅融合发展试点,梅县区丙村、雁洋、松口镇被列入片区打造农文旅融合发展试点;成功打造北塘“乡村艺术部落”、三圳客家农夫等一批农文旅融合发展示范项目,3家民宿(雁洋镇三舍综艺民宿、长潭镇醉美书院精品民宿、西河镇禾肚里梅州稻田民宿)获评全国甲级民宿称号。三是着力推动红色旅游开发利用。积极发展“红色+绿色”“红色+客家”“红色+体育”等多元主题的红色旅游精品线路。
下一步,将重点从三方面发力推进乡村旅游配套设施建设:一是在旅游厕所转型升级上发力。紧扣“百千万工程”,大力实施旅游厕所质量提升工程,持续开展旅游厕所质量评定工作,计划评定旅游厕所50座,保证3年内示范带中的A级旅游厕所质量达Ⅱ类以上,全面提升旅游厕所管理和服务水平。二是在游客中心提升服务上发力。积极向上争取专项资金,稳步推进全市4座旅游集散中心完善场所设施、丰富场所功能,为游客提供智慧化、品质化文旅服务。三是在乡村民宿集群发展上发力。拟新建或改造提升8家以上乡村酒店、20家以上乡村民宿。
▲问题六:
提问:请问市住房城乡建设局,示范带内的美丽圩镇建设特别是典型镇建设预定目标任务完成得怎么样?下阶段还将采取哪些措施加以推进?
梅州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局长李宏回答:我局认真落实省委“1310”具体部署和省、市关于深入实施“百千万工程”的工作要求,会同市城镇建设专班各成员单位,深化巩固“1+4+7+9+N”建设要求,突出典型创建、试点打造,示范引领乡村振兴示范带内25个建制镇美丽圩镇建设,6个首批典型镇已基本完成,11个第二批典型镇和8个非典型镇正在加快推进。具体情况如下:抓一个规划,高标准谋篇布局。17个典型镇已按要求完成乡镇建设规划编制;4个非典型镇正在抓紧推进编制工作,力争于2024年10月底前完成。抓四项攻坚,高效率完成整治。深入推进圩镇生活垃圾、污水、公共厕所“三大革命”和“六乱”整治,35座镇级生活垃圾中转站和26座镇级生活污水处理设施稳定运行,198个公共厕所布局合理;17个典型镇力争于2024年底前、8个非典型镇力争于2025年底前完成圩镇“六乱”专项整治行动。抓七项重点,高品质提升风貌。重点抓好美丽圩镇“七个一”建设,11个典型镇已基本建成,仍有6个典型镇必须于2024年底前完成;7个非典型镇已基本完成和剩余1个非典型镇力争于2024年底前完成50%以上项目建设。抓九项建设,高规格优化服务。重点配建完善公共基础设施建设,25个乡镇建有学校109所、乡镇卫生院26所、养老机构24家、长者饭堂9家、综合文化站30个、各类球场382个、便民服务中心55个、快递物流站点153个。抓结对帮扶,高水平助力建设。引导建筑业企业深度参与美丽圩镇建设,25个镇与38家建筑业企业结对帮扶关系49对,确定结对帮扶项目49个,已开工49个,帮扶金额1600万元,结对帮扶覆盖率、项目开工率、项目覆盖率、开工覆盖率均达100%。
下来,我局将加快完成剩余4个非典型镇建设规划编制并报省审查,加快推进镇级生活污水处理设施污水管网建设、圩镇“六乱”专项整治、美丽圩镇“七个一”项目建设,持续推动配建完善公共基础设施,深化建筑业企业与乡镇结对帮扶,按照“实施一批、谋划一批、储备一批”持续推进项目落地见效,充分发挥典型镇示范带动作用,推动美丽圩镇建设取得新成果、再上新台阶。
▲问题七:
提问:请问市自然资源局,如何做好乡村振兴示范带建设的土地要素保障?
梅州市自然资源局副局长黎敏文回答:一是以规划为引领,指导各县(市、区)做好镇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报批工作。目前全市9个典型镇中,大埔三河已取得批复,梅县雁洋、松口,五华华城,蕉岭新铺、丰顺留隍已报市政府审批,兴宁黄槐、叶塘和平远石正正准备报市审批。二是用地指标实现应保尽保,目前我市库存用地指标5312亩,可充分保障乡村振兴示范带建设的用地需求。三是充分保障农村村民住宅建设用地,对符合条件的农村村民住宅,需办理农用地转为建设用地和未利用地转为建设用地的,所需新增建设用地指标单列安排,由国家直接保障。同时,提高农村村民住宅建设用地审批效率,我市于2023年12月12日印发《梅州市人民政府关于调整实施市管权限农村村民住宅建设用地涉及农用地转用和未利用地转用审批职权的公告》(梅市府〔2023〕20号),将镇级国土空间规划范围内的农村村民住宅建设用地涉及农用地转用和未利用地转用审批职权委托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实施,大大加快了行政审批效率,项目得到最快速度落地。下一步我局将按市委市政府部署,全力做好“百千万工程”土地管理要素保障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