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人大要闻 > 县镇人大
建成覆盖县镇村三级代表联络站体系推动县镇人大工作实现高质量发展
来源:本站  时间:2020-05-14 11:37:42
【字体: 打印页面

蕉岭县人大常委会认真贯彻落实全省人大代表联络站工作经验交流会及省人大常委会办公厅印发相关指导意见,严格按照“六有”、“五规范”的要求,于2019年8月中旬全面建成覆盖县、镇、村三级代表联络站体系,在此基础上,制度化、常态化开展活动,不断提高代表联络站的实效性和影响力,进一步巩固和深化县镇人大建设成果。

一、抓平台建设,让代表履职有抓手

2019年7月8日全省人大代表联络站工作经验交流会召开后,蕉岭人大认真学习李玉妹主任在会议上的讲话精神,深刻认识到加强代表联络站建设是推动县镇人大工作深化发展的重点,提出将代表联络站延伸至村一级,得到县委高度重视和县政府大力支持。7月25日,蕉岭县人大常委会主任会议通过《关于人大代表联络站建设的意见》,从“站点全覆盖、代表全进站、人员要到位、制度要健全、活动常态化、意见处理要规范”等6个方面全面规范代表联络站建设。充分利用省财政厅每年给予每个乡镇人大30万元补助,县财政拨付50万元工作经费,主要用于代表联络站建设和日常运行。县级层面,设立人大代表联络总站,与县人大常委会选联工委合署办公,确保间接选举的省、市代表参加联络总站活动、接受选举单位履职监督。镇级层面,8个镇代表联络总站统一更名为镇人大代表中心联络站,按照“六有”标准规范化建设,站长由镇人大主席担任,副站长由镇人大副主席担任,联络员由镇人大办主任担任,县安排到镇选出的县人大代表和镇机关选区、机团选区、企业选区选出的县镇人大代表在镇人大代表中心联络站开展活动。村级层面,108个村(居)充分利用现有的基层组织活动场所设立村级人大代表联络站,各村选出的县镇人大代表在村级人大代表联络站开展活动。到2019年8月中旬,蕉岭人大在梅州市率先建成覆盖县镇村三级代表联络站体系。同时,印发了人大代表联络站(室)工作手册,包括工作制度、活动制度、联络选民制度、述职制度等19项制度,为代表联络站规范运行提供制度保障。县、镇、村三级代表联络站按照不同层级和工作特点,将相关制度统一样式装裱上墙。

二、抓履职培训,让代表素质有提高

有了人大代表联络站这一阵地后,能不能真正发挥应有的作用,关键看人大代表的履职能力和水平。蕉岭县人大常委会不断加大培训力度,2019年1月至12月,组织县镇人大代表和人大机关干部培训12次,学习培训氛围非常浓厚。重点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重要思想,学习宪法、地方组织法、选举法、代表法、广东省实施代表法办法、广东省乡镇人大工作条例等法律法规,组织代表到人大工作先进地区廉江市学习考察,组织代表参与视察、调研、执法检查等活动,不断提高代表政治素养和履职能力。比如,县人大常委会选联工委于2019年8月份在乡镇人代会结束后,围绕如何规范撰写代表建议、如何开展代表联络站活动、闭会期间如何依法履职等对各镇人大代表进行培训,针对性和实效性比较强,代表反响非常好,认为这样的培训既接地气又管用。

三、抓建议办理,让履职为民显实效

蕉岭镇村代表联络站每月15日、25日固定开展接待选民群众活动。每个接待日提前一周发布公告,告知接待代表的基本信息以及接待时间、地点等。按照“接待、研判、调研、交办、办理、反馈、督办、存档”等流程接待选民群众。同时,进站代表变坐等接待为主动下访,坚持每月入户、进小区,实地走访群众。为充分调动代表积极性,对无固定收入代表进站开展履职活动每人每天补助100元。县、镇、村三级联络站每月分别召开一次接待选民走访群众情况研判会,属于本级解决的由本级交办处理,属于上级解决的,进一步调查论证后提交上级研判。镇人大每月召开一次村汇报研判会,县人大每季度召开一次镇汇报研判会,研判情况分别向镇党委、县委汇报。通过研判会议对代表建议进一步梳理,将代表建议与一般信访事项区分开来,将代表性、公益性意见建议反映上来,确保党委想干的、政府能干的、群众盼望干的事项优先列入,提高代表建议质量。进一步加大解决问题的力度,对需要转交处理的,根据职责划分和权限,按照市、县、镇三级人大闭会期间代表提出的建议交办处理,真正体现人大“民有所呼,我有所应”。2019年以来,全县各代表联络站收集群众意见建议285件,已解决91件,帮助群众解决了最关心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比如,市人大代表钟敬祥通过认真调研和分析,提出了《关于对蕉城的中小学配置专职心理教师、加大学校心理教育硬件基础建设的建议》,得到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和采纳,从2019年起将招收心理专业背景的老师列入全县教师公开招聘计划,并购置学校心理教育有关设备,更好地保障青少年心理健康。县人大代表何展锋提出了《关于解决长潭百美村无移动通信信号问题的建议》,政府高度重视,要求移动公司采取加建基站等措施,圆满解决了山区群众通讯不畅的问题。

四、抓量化考核,让代表履职有动力

蕉岭县人大常委会提出了“十个一”工作法,对各级人大代表履职情况进行十个方面的量化考核,包括每名代表每月进联络站活动1次以上、站内代表每季度召开汇报研判会1次以上、站内代表每年开展代表议事会1次以上、每名代表每年参加集中视察活动1次以上、每名代表每年参加小组专题活动1次以上、每名代表每年参加集中培训1次以上、每名代表届内向选民或选举单位述职1次以上等。强化代表履职监督,使代表履职既有压力、也有动力。每位代表履职活动都要在代表履职登记簿里边登记,年终,由县镇人大进行核查是否完成年度考核任务。对代表进行履职量化,建立代表履职档案,实行“一人一档”,并作为评先评优和下一届推荐代表资格的重要依据,增强了代表服务群众的意识,提高了代表履职能力。“过去好像没事做,现在工作做不完”正成为蕉岭各级人大代表的工作新常态。代表们反映,履职量化开展以来,每位代表在活动中都要发言,都要下去搞调查研究,向选民述职、接受选民评议时才有“干货”,责任感和业务能力有了明显提高。

蕉岭县人大常委会从搭建平台、履职培训、规范建议办理、量化考核等四个方面着手,使代表联络站的实效性和影响力不断提升。同时,建好用好代表联络站对县镇人大依法履职和合理安排活动提出了更高要求,倒逼县镇人大规范会议组织、规范闭会期间工作、规范代表作用发挥,整体推动县镇人大工作实现高质量发展。(蕉岭县人大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