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梅州市人民代表大会 粤ICP备11003765号 粤公网安备 44140202000179号
梅州人大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2020年,兴宁市人大及其常委会在兴宁市委的正确领导下,监督工作取得新成效,代表工作有了新进展,自身建设有定位有抓手,圆满完成兴宁市十五届人大六次会议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为兴宁全市推动“双统筹”、夺取“双胜利”,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作出了积极贡献。
旗帜:坚持正确政治方向
做好人大工作,核心是要坚持党的领导。一年来,兴宁市人大常委会始终坚持党对人大工作的全面领导,认真贯彻中央和省市的重大决策部署,自觉把人大工作融入兴宁市委中心工作大局,全面落实向兴宁市委请示报告制度,确保人大工作正确方向。
过去一年,兴宁市人大常委会从严抓学习强素质、改作风树形象,巩固深化“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成果,推进理论学习往深里走、往心里走、往实里走,努力做到学思用贯通、知信行合一。同时,聚焦全市中心工作和群众关心关注,综合运用审议报告、调研视察、执法检查等方式,依法加强监督,确保党对人大工作的领导落到实处。认真完成兴宁市委交办任务,常委会领导挂钩镇村、企业、学校等,重点工作扎实有效。突出“深调研”活动,聚焦兴宁市委中心工作和人民群众的关切,组织开展了城区农贸市场建设、医疗保障、创建卫生城市等专题调研活动,并形成高质量的调研报告。
监督: 尽职尽责助改革
人大工作永远以人民为中心。一年来,兴宁市人大及其常委会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围绕经济发展问题和人民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痛点问题依法开展监督,有力推动兴宁市改革发展稳定。
聚焦民生事业。“市自来水供水主管网改造推进到什么阶段”“锦绣大桥和宁江桥至合水旅游公路建设进展如何”“义务教育学校大班额问题怎么解决”“脱贫攻坚工作成效怎么样”等一连串问题,反映了人大代表始终坚持人民为中心,将民生导向落实到人大监督的每个环节。
△2020年12月16日,兴宁市人大常委会组织视察锦绣大桥建设情况
聚焦生态环境。为保一方净水,过去一年,兴宁人大“问水”在一线,履职在一线。在合水水库,兴宁人大连续5年对水库水质的保护工作开展“回头看”视察活动,为保护好兴宁人民的生命之源作出积极贡献;与此同时,通过开展宁江河水质保护专题询问审议意见落实情况“回头看”视察、创建卫生城市工作专题视察、水污染防治法执法检查等活动,促进生态文明建设,推动绿色发展。
为民: 发挥作用显担当
联系群众、反映民意、解决问题,是人大代表的职责和价值体现。一年来,兴宁市人大及其常委会支持和保障代表依法履职的工作比以往做得更细、更实、更有成效。
全速办理。民有所呼,我有所应。为及时高效办理代表建议,过去一年,兴宁人大通过筛选罗列重点建议、常委会领导牵头督办、全程跟踪落实的方式,将“改善石马至兴城交通状况”“济广高速公路叶塘出口道路建设”“解决兴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预防接种门诊安全隐患”等32件代表建议全部依时办理答复完毕,代表对办理工作满意率或基本满意率达100%。
全力服务。市民有什么建议或意见,可以到“代表联络站”,面对面和人大代表讲讲心声;有什么难处,也可以到“代表联络站”,大家一起想想办法。据了解,截至目前,兴宁市共建成20个镇街代表中心联络站、92个村(居)代表联络站。2020年,兴宁人大继续发挥代表联络站作用,完善代表接访选民制度,积极听取群众呼声,解决群众合理诉求,特别是在疫情防控、脱贫攻坚、复工复产等重点工作一线,全年通过联络站接待选民1997人次,代表与人民群众联系更加紧密。
△2020年7月21日,兴宁市人大常委会组织在兴省人大代表开展专题调研
过去一年,兴宁人大举行常委会会议9次,依法作出有关预算调整、民生实事代表票决制等重大事项决议决定11项,任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43人次、组织代表培训20场次、代表主题活动194场次、代表述职评议139人次,收集意见建议419条,推动解决实际问题307个……代表履职热情得到充分激发,履职效率得到大幅提高。
提升:夯实基础谋进步
做好新时代人大工作,加强自身建设是关键。过去一年,兴宁市人大常委会紧紧围绕工作机关和代表机关建设,全力加强政治、组织和能力建设,进一步提升履职实效。
据了解,2020年,兴宁人大通过积极探索创新,指导径南、龙田、大坪等镇人大在梅州率先实施民生实事代表票决制试点工作,实现民生实事“为民作主”向“由民作主”转变。同时,进一步固基础、补短板、强弱项,做好总结提升工作,进一步促进镇街人大主业意识和工作水平有效提升,健全镇人大会议、监督、讨论决定重大事项、人事选举、代表活动等工作制度,强化长效机制建设,推动兴宁市镇人大工作整体水平全面提升。(罗玮 李宗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