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人大要闻 > 县镇人大
梅县区人大精准监督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建设美丽乡村
代表“脚步量大地” 擘画“富春山居图”
来源:本站  时间:2021-08-10 15:08:52
【字体: 打印页面


近年来,梅州市梅县区人大常委会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重要思想,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切实把推动解决好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现实问题作为人大工作出发点和落脚点,发挥人大职能作用,积极推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建设生态宜居美丽乡村2019年,梅县区入选广东省生态宜居美丽乡村示范县创建名单;2020年,梅县区在广东省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验收被评定为“优秀”。

发挥代表作用,聆听社情民意

梅县区人大充分发挥人大代表主体作用,依靠代表做好人大工作,不断拓宽代表知情知政渠道,搭建代表履职平台积极为代表履职提供服务保障,极大激发了全区人大代表履职热情,代表们深入基层,了解民情,倾听民意,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积极反映群众的诉求。201611月,在梅县区第一届人大一次会议上代表们联名提出“关于加快我区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建设美丽乡村的议案”,提出要从农村人居环境短板抓起,扎实推进农村改水改厕、垃圾清理等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工作,完善农村基本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生态宜居美丽乡村,区一届人大常委第一次会议作出了《关于将加快我区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建设美丽乡村的议案列为大会议案的决定》。代表议案得到了区政府和相关职能部门的高度重视,区政府专门制订印发了《梅县区加快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建设美丽乡村实施方案》,明确目标任务、强化责任分工,确保议案的顺利实施。

人大精准监督,推动议案实施

为更好推动全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梅县区人大常委会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批示精神,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和党中央的决策部署,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始终坚持绿色发展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充分发挥人大职能作用,持续发力推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建设美丽乡村工作。五年来,区人大常委会先后依法作出关于批准《梅县区加快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建设美丽乡村议案的实施方案》的决议和关于批准调整区2021年十件民生实事农村生活污水治理项目任务的决议。通过综合运用听取专项工作报告、视察调研、执法检查和督查等方式,对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建设美丽乡村工作开展监督。区人大常委会先后听取审议了区政府“关于加快我区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建设美丽乡村”议案实施进展情况、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工作情况等报告,检查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梅州市森林火源管理条例》实施情况,先后组织人大代表对城乡人居环境提升工程、美丽乡村建设工作,绿色生态富民产业发展情况、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情况、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工作、林区防火带建设工作、“河长制”执行落实情况和村村通自来水水源地保护和管理等工作进行视察,围绕农村生活垃圾和生活污水处理、养猪场拆除及污染排放整改情况、开展村村通自来水工程和全区土地拆旧复垦、垦造水田、“两违三抢”防控工作等开展专题调研。按照省人大常委会统一安排,连续四年扎实开展“更好发挥人大代表作用”主题活动,区镇人大上下联动,组织各级人大代表围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等主题统一开展了集中履职活动。同时,加强日常督查,成立区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督查工作领导小组,由人大牵头,每年对各镇人居环境整治、美丽乡村建设工作进行专项督查,并结合第三方评估单位进行综合测评,对排名靠后、整治不力的单位和个人进行通报批评,力促各镇全力抓好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工作。通过五年的努力,全区农村人居环境和村容村貌实现根本改观,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建设美丽乡村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达到了议案实施方案的目标,2021629日,梅县区一届人大常委会第四十一次会议决定批准了区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我区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建设美丽乡村的议案实施情况报告,同意结案。

坚持上下联动,改善人居环境

梅县区各级党委、政府和区直相关部门高度重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工作,认真贯彻党中央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工作部署,深入开展村庄清洁行动、“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聚焦人居环境整治硬任务,扎实打好农村“厕所革命”、生活垃圾和生活污水治理“三大攻坚战”建立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长效机制,全力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建设生态宜居美丽乡村工作。

一是突出党建引领,驱动环境整治。成立了以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为组长的区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领导小组,制定工作方案,以镇为主体,以行政村为基础,以自然村为基本单元,扎实推进人居环境综合整治

二是突出规划先行,推动美丽发展。加强村庄规划,村庄规划覆盖率达100%;制定了《梅州市梅县区全域美丽乡村建设发展总体思路》《全域生态宜居美丽乡村建设标准与评价指南》《梅县区农村农民建房管理实施细则》等系列文件,形成梅县区农村住房、环境、基础设施、特色文化景观建设的指南,合理规划村庄布局,从源头规范农村建房秩序,有序推动全域生态宜居美丽乡村建设。

三是突出修缮设施,撬动乡村振兴。开展村庄清洁行动,投入资金1.5亿元开展“三清三拆三整治”,拆除危旧房6.06万间,完成美化绿化48万平方米,创建“四小园”2650个,全区1386个自然村达到干净整洁标准;完善生活垃圾收运体系,全面推行“户收集、村集中、镇转运、区统筹处理”的农村生活垃圾处理模式,农村生活垃圾村庄保洁覆盖面达到100%、垃圾处理率达到100%;加快生活污水治理,因地制宜采用多种方式和工艺处理农村生活污水,全区建成204座村级污水处理设施,自然村基本实现雨污分流,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达到81.3%;推进农村“厕所革命”已完成农村无害化卫生户厕改造795户,新建农村卫生公厕418座、乡村旅游公厕16座,已建立农村生活垃圾收运和公厕卫生保洁长效管护机制。


四是突出基础建设,带动公共服务。推进村道路面硬化,1386个自然村全面完成村委通自然村主村道道路硬化,通达总里程3043公里,农村公路列养率达到100%;推进集中供水全覆盖,采取升级改造、管网延伸等方式,实行集中连片供水,355个行政村基本实现集中供水覆盖;提高农村住房水平,切实改善困难群众的居住条件,全区共完成危房改造706户;提升基本公共服务水平,355个行政村全部配套建设村公共服务中心(站)、卫生站。

五是突出示范打造,舞动宜居名片。围绕“村有特色、镇有样板”理念,建设生态宜居美丽乡村,建成富美芦陵、厨乡玉水、童谣之乡莲塘、知青文化桃溪、宋湘故居创乐等44个特色精品村,雁洋镇长教村和松口镇大黄村获评“广东美丽乡村特色村”,城东镇玉水村获评“广东粤菜师傅名村”,“叶帅故里·国际慢城”游线获评“广东省美丽乡村精品线路”,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建设生态宜居美丽乡村工作取得明显实效,广大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不断增强。(张凤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