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梅州市人民代表大会 粤ICP备11003765号 粤公网安备 44140202000179号
梅州人大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实施“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是省委、省政府作出的重大决策,也是梅州借势借力、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难得历史机遇。梅县区人大认真落实省、市、县工作部署,坚持以“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为总抓手,以苏区融湾先行区建设为突破口,聚焦经济发展、功能提升、形象改变,充分发挥人大职能作用,寓支持于监督之中,积极引导、广泛动员各级人大代表和社会力量参与“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有力保障全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坚持产业为要,助力县域经济发展。梅县区人大始终把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坚持实体经济为本、制造业当家,以高度的责任感和强烈的使命感主动作为,切实做到区委的工作重心在哪里,人大就响应到哪里,力量就汇聚到哪里,作用就发挥到哪里。一方面,积极招商引资。主要领导带头外出招商,参加重大招商活动,接洽重要客商。今年上半年,带队到杭州市梅州商会、昆山市广东商会拜访,深入了解企业生产经营情况,并向企业和商会协会详细介绍梅县经济社会发展情况,特别是产业集群培育、产业平台建设、产业政策优惠以及梅州综合保税区、梅州国际陆港建设运营情况,谋划引进一批新型材料、新型储能、跨境电商、综合物流、农产品深加工、总部经济等项目。另一方面,着力促内提升。围绕优化营商环境、惠企政策落实等开展视察调研,引导进站人大代表发挥优势、主动作为,带领群众积极投身经济建设主战场。特别是引导企业界人大代表深刻把握“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对推动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的重大意义,用好用活《梅州方案》及《融湾入海若干措施》,充分发挥资本、技术、人才和市场优势,不断增资扩产、延伸产业链,推动企业做大做强,促进县域产业高质量发展。
聚焦提能升级,助力典型镇村建设。始终以“头号工程”力度推进“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围绕打造更多典型镇村的目标,找准工作结合点、突破口,全力以赴推进镇村建设。在美丽圩镇建设上,组织进站人大代表对美丽圩镇“七个一”建设、农房管控和风貌提升等工作开展视察调研,推动镇街“六乱”整治,积极参与圩镇环境卫生提升志愿服务活动,示范带领群众对房前屋后、街头巷角、道路水岸以及镇区的公园、广场、球场等公共活动空间进行净化、绿化、美化,推动圩镇从干净整洁向美丽宜居、规范有序、文明和谐蝶变。在和美乡村建设上,组织进站人大代表对乡村振兴示范带建设、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乡村布局规划、村庄建设规划、农房风貌规划编制情况、“无信访村”创建等进行视察调研,助推乡村振兴工作有序开展。同时,动员进站人大代表发挥自身优势,争当“产业村长”,参加“千企帮千镇、万企兴万村”行动,鼓励和带动周围群众大力发展各类富民兴村产业,助力农村产业发展和农民增收。例如,在梅县雁洋镇雁上村,人大代表联络站聚焦更好发挥当地红色资源优势、发展红色文旅产业,积极联络和组织经营民宿、餐饮、旅游等行业的人大代表共商对策、共谋发展,广泛听取群众和游客意见建议,不断提升当地景点景区的吸引力,推动村集体经济增收。
注重生态优美,助力爱绿植绿护绿。坚持绿的就是美的,深入实施绿美梅州生态建设“八大工程”,推动爱绿植绿护绿兴绿成为全民行动自觉,切实把生态建设成果转化为梅县区高品质的宜居环境。一方面,以增绿、添绿为目的,紧盯林分优化、森林抚育、新造林抚育等重点任务,积极组织发动人大代表通过捐资捐物、认种认养、投工投劳等形式参与“人大代表林”建设,带头为全区各地或所在镇、村的国土绿化、林分优化和县镇村美化捐资捐树苗,并在植绿护绿上听民意、聚民智、惠民生,多出“金点子”,多提好建议,做绿美梅县的传播者、践行者、护航者。另一方面,以提高绿质、增加绿效为目的,积极引导人大代表尤其是企业界人大代表投资绿美梅县生态建设,推动“绿美+产业”融合发展,实现群众、集体、企业三方共享绿美红利。认真组织实施“更好发挥人大代表作用”主题活动,针对梅县区林下经济产业发展的特点,开展茶产业发展、森林资源保护、林果种植、“一村一品,一镇一业”(食用菌)种植、撂荒地复耕复种以及油茶、灵芝、石斛种植等情况调研,通过开展视察、执法检查等监督活动,了解梅县区林下经济产业发展的主要情况以及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并就如何进一步推动林下产业发展进行研究探讨,助推林下经济高质量发展,打造绿美梅县样板。
(梅县区人大办 吴增贤 吴子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