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人大要闻 > 县镇人大
坚持“三问”工作法 下好监督“三步棋”
——丰顺县人大发挥监督职能,助力县城老旧小区改造和提升人居环境工作有序推进
来源:本站  时间:2024-10-15 16:42:45
【字体: 打印页面

城镇老旧小区改造是重大民生工程和发展工程。近三年来,丰顺县人大常委会组织带领在县城居住的省市县镇四级人大代表,认真践行“我为民 我履职 我行动”宗旨,发挥代表示范引领作用,坚持问计于民、问需于民、问效于民,认真开展一系列座谈调研、现场视察等活动,下好提前介入、跟踪监督、群策群力“三步棋”,助力县城老旧小区改造、提升人居环境工作有序推进,交出了一份居民得实惠、小区得提升、苏区得发展的民生答卷。

一、提前介入,问计于民

时刻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重要理念,坚持群众主体地位,把发动群众参与作为老旧小区改造工作的恒久动力。

一是深入调研。每年年初,县人大常委会主任邱翠茂带领其他班子成员、相关工委主要负责同志,来到汤坑镇人大代表中心联络站,组织召开群众座谈会,切实了解群众需求,认真倾听小区居民的看法建议,并组织代表入户走访,发放问卷调查,设置群众意见箱,让小区居民广泛参与治理,做到民事民议。通过登门拜访、召开居民代表会、群众大会广泛征求群众意见,把“希望怎么改、改成什么样”的话语权交到居民手中,实现决策共谋,连续三年将旧城改造纳入县“十项民生实事”,收集并吸纳群众意见建议33条,确保把好事办实办好,办到老百姓的心坎上。


▲2024年7月23日,在梅的全国、省人大代表视察狮山公园及片区改造工作情况。

二是科学设计方案。组织各职能部门及专家代表召开现场评审会,进一步细化完善设计方案。根据评审会结果将完善后的设计方案,在待改造小区进行公示,再次征求民意。在得到多数居民认同的情况下,按改造方案组织实施。

三是部门齐心发力。县相关部门树牢全县“一盘棋”思想,把老旧小区改造作为推动城市焕新的重要内容,作为惠民生、补短板、扩内需的重要举措,由县住建局牵头,县发改、财政、自然资源、市政中心、供电、通讯等部门联合组建工作专班,为顺利施工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

二、跟踪监督,问需于民

一是发挥群众主体作用。发动小区各级人大代表、老党员、老干部等示范带头,群众专门推选出义务楼长45名,协助施工方做好政策宣传、化解邻里矛盾等工作,为项目建设提供服务保障。项目启动以来,群众共主动退让土地1256平方米,主动拆除搭建502处,变“政府干、群众看”为“全员干、群参与”。

二是开展专题视察活动。2023年以来,为促进老旧小区改造工程年度任务高质量完成,县人大常委会采取“每月报进度、年中有督察、年终大视察”监管模式,日常业务由办公室和环资工委负责。如2024年7月5日,县人大常委会主任邱翠茂率调研组专题调研2024年丰顺县民生实事项目进展情况,调研组一行26人深入到狮山片区公园和农贸市场、湖下片区地税宿舍等地,实地察看老旧小区及周边基础设施配套工程等,随后召开座谈会,听取相关工作开展情况以及下一步工作计划,对存在问题提出意见和建议。


▲2024年7月5日,县人大常委会主任邱翠茂带队调研“十项民生实事”——老旧小区改造工程进展情况。

三是党员监督,居民监理。积极推动建立党员及居民代表监理机制,建立老旧小区改造党员监督岗,并邀请项目所在的小区居民代表对项目改造施工全过程进行监督。施工单位根据居民及党员合理要求优化调整施工安排,做到问题早发现、早处理,促进工程质量和居民满意度双提升。

三、群策群力,问效于民

三分建,七分管。为持续巩固整治成果,确保改造后的小区“新容”常在,丰顺县采取多种举措破解建管矛盾,实现长效化、品质化管理。

一是组建志愿服务队。改造工程结束后,以群众自荐、社区推优、住户推荐等方式选出志愿服务队指导小区进一步确定管理方案,在管理模式、议事规则、自治公约上予以进一步明确。

二是引导居民共治共享。推动有条件的小区成立业委会或“红色业委会”,积极引导居民尽快形成“我的小区我做主”的生活思维方式,逐步实现小区业主自我管理,自我服务,切实建立起小区管理的长效机制。

三是完善维护机制。完善小区后续管理维护机制,建立联动治理机制和小区自治管理制度,将社区治理能力建设融入改造过程,引导居民协商确定改造后小区的管理模式、管理规约及业主议事规则。



▲汤沟湖改造前、改造后对比图

老旧小区改造工程是一项重要民生工程,更是一项系统工程。接下来,丰顺县人大常委会将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城镇老旧小区改造的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贯彻落实省委“1310”具体部署和县委实施“百千万工程”工作要求,组织各级人大代表扎实开展“更好发挥人大代表作用”主题活动,督促有关部门认真抓好落实,做实做细老旧小区改造工作,让居民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丰顺县人大办)